
葡萄牙文化部舉行為期數月的票選活動,邀請民眾投票選出葡萄牙「七大奇景」((The Seven Wonders of Portugal),評選標準以建築結構及工法、建築材料獨特性、歷史文化價值、代表性、是否代表某時代或某種藝術風格、觀光價值等等。初選階段提名了793座建築,其中21座進入了最後決選(之前葡萄牙走透透就是按照這份名單排行程),期間有約35萬人參與投票,空姐老妹與大家來分享這最終票選產出的建築七大奇蹟。
吉馬良斯城堡Castelo de Guimarães

這座城堡先是建於958年左右,一個世紀後由堂亨里克伯爵拆毀並建了一個更大型更堅固的以供他和妻子唐娜特雷莎居住。 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哥特式城堡,據有戰略性地理位置,兼具軍事防禦功能,五角形的規格設計加上八座瞭望塔環繞使其固若金湯。 葡萄牙的第一任國王阿方索在這裡出生,並從這個城堡指揮軍隊向全國擴張,一面反抗卡斯蒂利亞和里昂王國,一面向南收復被阿拉伯摩爾人佔領的失地。 在吉馬良斯的城牆上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葡萄牙從這裡開始。 這裡是葡萄牙作為一個獨立民族國家的搖籃,其地位不言而喻。
奧比都斯城堡Castelo de Óbidos

奧比都斯是一個中世紀小鎮,在其高高的山頂上毅然佇立著這座曼努埃爾式的城堡。 這座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13年,是當時摩爾人在山頂上建造的一座堡壘。 1148年摩爾人被擊敗後,城堡傳到了基督徒手中。 據說當時的國王和他的士兵用櫻桃樹作掩護混入城堡內才得以征服摩爾人。 這座城堡及其城牆將整個小鎮包圍其中,好幾個世紀過去了,小鎮仍然保持著最初的樣子及其狹窄的街巷,所以參觀奧比都斯很容易有穿越到中世紀的錯覺。 此外,奧比都斯被稱為皇后之城因為阿方索二世將它封賜給自己的王后,此後,這座小鎮經常被作為皇后的封地並受到她們的保護和鍾愛。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Mosteiro de Alcobaça
阿爾科巴薩離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約半小時車程。 擁有歐洲少有的完整保存下來的中世紀建築群。 這座修道院附屬的教堂是葡萄牙最古老的哥特建築。 修道院以其規模、質量和華美的建築材質聞名,單是其設計已經註定這是一件傑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埋葬著葡萄牙最淒美最有名的愛情故事的男女主角——佩德羅和伊妮斯。 這位王子和王后的侍女相戀導致侍女被國王不容以致殺害。 王子悲痛欲絕並發動內戰反抗自己的父親。 登上王位以後,他將伊妮斯封為王后並在這座修道院為她和自己修建了最華美精緻、巧奪天工的墓葬石棺和雕塑,兩人終於永遠在一起了。
巴塔拉修道院Mosteiro da Batalha
建造這座修道院是為了紀念葡萄牙人在1385年的戰役中打敗宿敵西班牙,再一次免於淪為西班牙的附屬地。 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這座修道院自戰爭勝利後開始建造,其工程持續了兩個世紀,是哥特式和曼努埃爾式的結合體。
熱羅尼姆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

這座修道院是葡萄牙殖民帝國航海大發現時期財富和權勢的符號和象徵。 修道院的選址是航海家達伽馬和他的水手們出發去印度前一晚所住的老寺院。 達伽馬成功找到通往印度的海上之路以後,為了感謝聖母瑪利亞而建造了這座修道院。自然地,它成為達伽馬遺體的安息之地。 這個建築同時也是曼努埃爾式的誕生地,因為是曼努埃爾一世——這位葡萄牙最輝煌燦爛的黃金時期的統治者下令建造的這個修道院。 曼努埃爾式的特徵是精緻繁複如刺繡般的花紋和裝飾並且有眾多和航海有關的圖案和雕塑。 這座修道院的迴廊是一件真正的藝術傑作,讓人流連忘返。 它的美不僅在於大局更在於每個細節。
貝倫塔Torre de Belém

建造這座塔有幾個不同的目的:向里斯本的保護者——聖文森特獻禮、作為大發現時代的象徵、作為里斯本城市和塔霍河的防禦工事的一部分。 這座始建於1515年的防禦塔到處可見航海大發現的痕跡和曼努埃爾式的設計。 此外,還可以看到很多摩爾文化的影響。 它的設計是如此的精美絕倫使其成為一座建築珍寶。 1983年貝倫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座塔幾個世紀以來扮演過各種不同的角色如監獄、控制點等但是一直以來它都是大發現時代的象徵、葡萄牙的象徵、家園的象徵,是遠航的水手對家鄉的最後一撇,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留在了海上,沒能順利返鄉。
佩納宮Palácio da Pena

這座坐落於皇家度假勝地辛特拉的王室夏宮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一個王子和公主的城堡。 它是葡萄牙浪漫主義建築當之無愧的代表。 費爾南多二世,一位愛好藝術的國王,決定在一個修道院的廢墟上建造一座宮殿,並讓其成為一座令人驚嘆的藝術傑作。 其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融合了摩爾式、哥特式、曼努埃爾式的色彩繽紛的城堡和宮殿。